1.【单选】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了《教育学》一书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2.【单选】教师将正在上课的学生赶出教室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人生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3.【单选】班主任指导开展班会是在履行( )的职责。
A.教育学生
B.管理班级
C.指导班级活动
D.协调其他教育者
4.【多选】关于学校教育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为学校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并提出了相应的客观需求
B.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
C.壬戌学制旨在与传统的科举制度相区别,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又迈出了一步
D.我国正式试办义务教育是在1911年
5.【判断】制定课程标准是编制课程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课程编制的第一个层次。( )【易错题】
6.【单选】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客体永恒性”, 【易错题】
该特点是出现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单选】评价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是指( )。
A.难度测验
B.智力测验
C.成就测验
D.速度测验
8.【单选】关于迁移的分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B.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迁移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按照迁移作用的方向不同,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9.【多选】关于归因方式,下列属于外部维度的是( )。
A.能力高低
B.任务难度
C.运气好坏
D.身心状态
10.【判断】要避免教师出现双重人格与两面行为就应该自觉坚持慎独,因为慎独是教师职业道
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
1.【易公解析】A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了《教育学》
一书。
2.【易公解析】A 教师将正在上课的学生赶出教室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3.【易公解析】C 班主任指导开展班会是在履行指导班级活动的职责。
4.【易公解析】ABD 壬子癸丑学制旨在与传统的科举制度相区别,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又迈出了
一步;自壬戌学制开始,我国教育脱离了封建社会教育,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5.【易公解析】× 制定课程计划是编制课程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课程编制的第一个层次。
6.【易公解析】A 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儿童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客体永恒性”,即物
体不在眼前时,儿童还能将其表象保存在头脑中,这一能力为儿童进入下一发展阶段从事更高级
的思维奠定了基础。
7.【易公解析】A 难度测验是指评价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8.【易公解析】D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9.【易公解析】BC 选项A、D是内部维度。
10.【易公解析】× 慎独能避免教师出现双重人格、两面行为。社会实践不仅是教师加强职业道
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