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A.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C.凯洛夫《教育学》
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单选】专家们说10岁以前是小孩学习外语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可变性
3.【单选】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
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这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
A.管理者
B.示范者
C.学生的朋友
D.传道者
4.【多选】关于讲授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B.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C.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D.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5.【判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体现了教师学习者与研究者的角色。( )
6.【单选】埃里克森认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人格培养任务是( )。
A.自主感
B.主动感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感
7.【单选】格式塔的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B.建立认知地图
C.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D.反馈矫正
8.【多选】小王在学校的乒乓球比赛中输给了对手,他认为是他的运气不好,小王的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的
B.外部的
C.可控的
D.不可控的
9.【多选】运用程序性知识才可以解决的问题有( )。【易错题】
A.以“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B.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解决物理问题
C.绘制人的心脏结构图
D.说出中国最长的河流
10.【判断】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教材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
1.【易公解析】A 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易公解析】C 专家们说10岁以前是小孩学习外语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
性。
3.【易公解析】C 题干描述体现了教师是学生的朋友角色。
4.【易公解析】ABC 讲授法中,教师起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5.【易公解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体现了教师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
6.【易公解析】C 埃里克森理论认为,在小学阶段,是学生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
7.【易公解析】A 格式塔的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
,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8.【易公解析】BD 运气属于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
9.【易公解析】ABC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
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怎么想”“怎么做”的问题。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
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
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因此A、B、C三项要运用程序性知识才可以解决问题,D项运用陈述性
知识就可以解决。
10.【易公解析】√ 本题考査的是促进迁移的教学。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
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教材的标准就是
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