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是实施教育的基础,( )则是观察的进一步延续,是对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的整理和反思。
A.目标 B.评价 C.记录 D.结果
1.【答案】C。观察是实施教育的基础,记录则是观察的进一步延续,是对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的整理和反思。这是书上的原话,属于观察记录的概念部分的知识点。
2.描述法有诸多类型,但不包括( )。
A.日记描述法 B.轶事记录法 C.实况详录法 D.行为检核法
2.【答案】D。行为检核法属于评定法。
3.下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儿入学适应困难,是因为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
B.幼小衔接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
C.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小中班也应该开展
D.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拼音、认字、等内容
3.【答案】C正确的是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小中班也应该开展。
4.与幼儿园教育相比较,家庭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多样性 B.丰富性 C.率先性 D.深刻性
4.【答案】C;家庭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率先性。
5.向家长介绍园所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工作计划,适宜采取的形式( )。
A.家访 B.开家长会 C.办家长学校 D.教育讲座
5.【答案】B;向家长介绍园所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工作计划,适宜采取的形式是开家长会。
6.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家长工作内容的是( )。
A.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B.将家长培训为育儿精英
C.帮助家长提高育儿能力 D.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
6.【答案】B;家长工作可以帮助家长提高育儿能力,并不能训练为精英。
7.幼儿园的幼小衔接策略不包括( )。
A.激发儿童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B.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C.教一些小学的读写算 D.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
7.【答案】C;幼儿园的幼小衔接策略内容不包括教小学的读写算。
8.幼儿园的大班人数应该是( )人。
A.25 B.30 C.35 D.40
8.【答案】C;《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大班人数一般为35人。
9.我国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称为( )。
A.教师 B.保育员 C.阿姨 D.保姆
9.【答案】B;生活管理的人员被称为保育员。
10.学前教育中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是( )。
A.托儿所 B.托幼园所一体化
C.幼儿园 D.SOS国际儿童村
10.【答案】C;对3到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