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呼吸道疾病是学前儿童常见病之一,以下关于常见呼吸道疾病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B.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C.肺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D.哮喘性支气管炎多见于3-6岁小儿
2.以下预防肺炎的措施中从保护易感人群角度考虑的是( )。
A.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菌
B.隔离患儿
C.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D.以上都不是
3.佳佳奶奶为了防止佳佳尿裤子,总喜欢给佳佳穿开裆裤,这些天佳佳很是烦躁,总是说自己夜间肛门或阴部瘙痒。医生检查时发现佳佳肛周糜烂、湿疹样皮疹及继发细菌性感染,局部肿痛。医生综合佳佳的症状来看,判断其患有( )。
A.蛔虫病
B.蛲虫病
C.钩虫病
D.绦虫病
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学前儿童的一种常见病,下列有关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措施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合理喂养婴儿,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纠正挑食习惯
B.及时治疗各种感染性及慢性失血性疾病
C.早产儿双胎或多胎儿要及时补充铁剂
D.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便提高饮食中铁的吸收率
5.传染病具有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感染后的免疫性、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五大特征,以下关于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原体是指周围环境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B.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C.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
D.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般要经过五个时期
6.麻疹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主要经飞沫传播。以下关于麻疹的处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早发现早隔离病人,病人停留的房间要开窗通风1小时
B.对接触者要隔离观察21天
C.进行人工被动免疫,尽早注射水痘减毒活疫苗
D.计划免疫要求接种甲种球蛋白
7.流行性感冒经飞沫传播,飞沫污染手、用具等也可造成接触传播。以下不属于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的是( )。
A.服用马齿苋煎剂预防
B.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C.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D.平时注意体格锻炼,多喝水,均衡饮食
8.君君同班的幼儿得了流行性腮腺炎,于是老师让君君( )进行预防。
A.注射丙种球蛋白
B.服用板蓝根冲剂
C.服用马齿苋煎剂
D.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9.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下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阻断空气传播的是( )。
A.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B.儿童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
C.注意保持环境卫生,要经常通风
D.患儿食具、便具应专用,用后消毒
10.中三班李老师在健康活动《疾病预防我知道》中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并保持住房及公共场所空气流通,这样可预防( )传染病。
A.呼吸道
B.血液
C.肠道
D.消化道
答案解析
1.【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常见呼吸道疾病与预防,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多见于1-3岁小儿。
2.【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与常见呼吸道疾病与预防的结合,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目的是增强儿童体质,这属于从保护易感人群角度考虑的措施。
3.【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常见寄生虫病与预防,蛲虫病的典型表现为夜间肛门或阴部瘙痒难忍,可引起肛周糜烂、湿疹样皮疹、出血及继发细菌性感染,局部肿痛。案例中的佳佳是蛲虫病症状。
4.【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常见营养性疾病与预防,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幼儿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以便提高饮食中铁的吸收率。
5.【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般要经过四个时期,即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6.【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麻疹的症状与预防。预防麻疹应早发现早隔离病人,病人停留的房间要开窗通风3小时,A选项错误;接触病人后应进行人工被动免疫,尽早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应按照计划免疫要求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C、D选项均错误。
7.【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与预防,服用马齿苋煎剂预防属于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措施,A选项错误。
8.【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隔离至腮腺完全消肿为止,接触者可服板蓝根冲剂预防。
9.【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手足口病的症状与预防及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的结合,经常通风可以保持空气清新,阻断空气传播。
10.【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保持空气流通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