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一个人如果没有大脑的生理机能,也就不会有人的言语和思维等心理功能,更无法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体现了(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学校教育
B.环境
C.遗传素质
D.个体主观能动性
2.【单选】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练习法
D.陶冶法
3.【单选】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是( )。
A.强制性
B.自发性
C.基础性
D.普遍性
4.【多选】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 )。
A.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
B.良好的表达能力
C.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D.教学自我调控能力和反思能力
5.【判断】素质教育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 )
6.【单选】努力学习,响应国家号召,将来成为国家优秀的栋梁之才,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这属于(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低级的动机
7.【单选】“什么是仁”,针对不同学生的提问,孔子给出的答案不同,终其一生也未给“仁”下一个统一的定义。这体现了建构主义中的哪一个教学模式?( )。
A.随机通达教学模式
B.支架式教学模式
C.自上而下教学模式
D.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
8.【单选】得知某电视剧是由某演员主演的,就认为该电视剧肯定不好看,这属于(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酝酿效应
D.功能固着
9.【多选】下列属于为人师表的内容的是( )。
A.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B.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C.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D.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10.【判断】教师区别对待学生的不同行为会导致课堂学习纪律变差,因此教师要避免出现该行为。( )
答案解析
1.【答案】C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所以选C。
2.【答案】B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所以选B。
3.【答案】A 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是强制性。
4.【答案】ABCD 教师精湛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分析研究学生的能力、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自我调控能力和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发展规划能力等。
5.【答案】× 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变革。
6.【答案】A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动机。
7.【答案】A 随机通达教学模式是指学习者可以随机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为此,教学中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中,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例如,“什么是仁”,针对不同学生的提问,孔子给出的答案不同,终其一生也未给“仁”下一个统一的定义。
8.【答案】A 思维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题干中对某演员有消极的准备状态,才会认为他主演的电视剧不好看,是思维定势的体现。
9.【答案】BD 选项A是终身学习的内容。选项C是爱岗敬业的内容。
10.【答案】× 教师区别对待学生的不同行为不仅不会导致学习纪律变差,而且该做法是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