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体现了教师应具有( )。
A.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B.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C.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D.先进的教育管理知识
2.【单选】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的是( )。
A.思想内部矛盾
B.原有品德水平
C.活动和交往
D.能动性
3.【单选】周恩来总理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体现的是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中的哪一点要求?( )
A.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B.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知识学习的推动力
C.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4.【多选】关于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代“六艺”中的“射”“御”即属于体育范畴
B.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C.智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
D.古代西方斯巴达的学校教育把体育列为主要内容
5.【判断】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西汉。( )
6.【单选】人们通过电视和电影,就可以习得对某些事物、现象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属于( )。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强化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平衡理论
7.【单选】苛勒认为学习过程是( )。
A.顿悟的过程
B.同化顺应的过程
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D.尝试错误的过程
8.【单选】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 )。
A.发散思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头脑风暴训练
9.【多选】教师要在一学年开始的几周在全班内建立所设计的规则和程序系统。伊伏特逊等人提出,在开学初的几个星期要遵循的程序有( )。
A.和完成其他学习任务一样,系统地教授课堂程序和规则
B.教学生所需的程序,帮助他们处理具体的课堂常规
C.不要认为学生经过一次尝试后就知道如何执行某一程序
D.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使学生在开学的头几天获得高度的成功感
10.【判断】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的方向和效果。( )
答案解析
1.【答案】A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体现了教师应具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2.【答案】C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途径。
3.【答案】B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体现的是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知识学习的推动力。
4.【答案】ABD 劳动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是智力支持,故C选项错误。
5.【答案】× 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西周,形成于西汉。
6.【答案】C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学习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往往由于观察到榜样的态度和行为。
7.【答案】A 苛勒在完形—顿悟说中提出学习的过程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8.【答案】C 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9.【答案】ABCD 教师要在一学年开始的几周在全班内建立所设计的规则和程序系统。伊伏特逊等人提出,在开学初的几个星期可以遵循下列程序:①开学第一天或第一次班会专门用一些时间讨论规则。②和完成其他学习任务一样,系统地教授课堂程序和规则。③教学生所需的程序,帮助他们处理具体的课堂常规。④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使学生在开学的头几天获得高度的成功感。⑤至少在开始几天,开展那些只需要全班注意或只需要简单程序的活动。⑥不要认为学生经过一次尝试后就知道如何执行某一程序,换句话说,对某些事只做一次解释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理解你想让他们做什么。
10.【答案】× 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的方向,但只能影响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