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在实施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由此要坚持( )。
A.长善救失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疏导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单选】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师生关系是( )的关系。
A.权威与服从
B.指导和被指导
C.授受
D.相互制约
3.【单选】下列( )观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A.学生应该什么都学,并且什么都要学好
B.为减轻负担,不给学生留作业
C.不要学生考试,尤其是百分制考试
D.教育应该使学生主动、生动、愉快地发展
4.【多选】教学过程具有( )的特点。
A.间接性
B.双边性
C.引导性
D.发展性
5.【判断】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以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
6.【单选】小张在某一次考试中失败了,他可能会羞愧而奋发,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并总结经验改进学习,这主要体现了( )对学习的作用。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体验
C.元认知监控
D.元认知行为
7.【单选】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 )阶段的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
A.自主对羞怯和怀疑
B.主动对内疚
C.勤奋对自卑
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8.【单选】某老师经常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校长要求他改正,但他却觉得接受宴请理所当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要提升该老师的师德修养,最好的师德方法是( )。
A.实践
B.学习
C.反省
D.慎独
9.【多选】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相反倾向组成:一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激起其学习动机的方式有( )。
A.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B.安排竞争的情境
C.严格评定分数
D.评定分数时要求要稍稍放宽些
10.【判断】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弄清教师教授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
答案解析
1.【答案】B 导向性原则又称方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实施德育时要有一定的方向性与理想性,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答案】C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3.【答案】D 教育应该使学生主动、生动、愉快地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4.【答案】ABCD 教学过程具有双边性、引导性、间接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5.【答案】× 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以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6.【答案】B 元认知体验是伴随认知活动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包括对某个事件知与不知的体验,还包括对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如一个学生在某一次考试中失败了,他可能会羞愧而奋发,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并总结经验改进学习。而如果他在多次考试中均失利时,他也许会感觉无助,觉得自己不擅长学习而放弃学业。
7.【答案】B 埃里克森认为4-5岁的儿童处于主动对内疚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主动性。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
8.【答案】B 题干体现教师缺乏师德认识。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缺乏和教师职业道德觉悟较低的教师来说,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
9.【答案】ABC 选项D是对避免失败者的方式。
10.【答案】× 弄清教师教授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